这个道理李建安也明白,太夫人提出这个来,实在是万般无奈的法子。 不过李建安也有别的想法。 “这样躲着也不能断根,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。” 太夫人就犹豫的望着李建安,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 李建安笑了笑,淡淡道:“也不过就是几日的事情。今日已是走好了一步棋,前日皇上找我进宫去,商量顺天知府的空缺,我举荐了岳父。” 太夫人大吃一惊,“老三,顺天知府可是实缺,皇上想必心里也有定案了,你这样冒冒失失的举荐姻亲,皇上会不会以为……” 有些时候,一味的避讳并不等于就能让皇上放心。 偶尔为自己的亲人谋谋利,求求财,皇上反而会放下戒心。 李建安就胸有成竹道:“皇上看中的也是岳父,您放心就是。” 又跟太夫人商量,“等岳父他们进了京,您就先见见我那位岳母,把纯歌的状况跟她说一说。我听纯歌说,这回京里吏部开恩科选用候缺人才,她四哥也是要上京来的,正好一道。想必那边也知道该怎么做。” “难不成你说的岳父不是……”太夫人这才明白过来李建安说的不是大老爷,而是纯歌的生父,就苦笑一声道:“我还说你怎的想明白了,不过你单单给陈家三房谋位子,就不担心大太太那边闹得更历害?” 李建安完全不为所动,“有正经的母亲在了,她这个伯母就该好好呆在家里养病。子成他们也是聪明人,我既然表明了意思,他们就该知道我心里是有不满,定然也会帮着约束。” 太夫人却还是担心,“那位三太太,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,别前面赶了一个,后面又招了人进来。” 李建安就放了茶盅,冷笑道:“再厉害也没有别的女儿在国公府了。” 太夫人立时就明白了李建安的意思。 ,就只能惜力打力,用以制衡。 只要这位三太太是有求于李家,就不会轻举妄动。 何况当初能给一个庶女大手笔陪嫁的人,想来也是个聪明看得清楚厉害的。 再有上回赵家那边,听说老三也出了大力气,条条制约着,那位三太太翻不起风粮来。 |